土工基础

  • 信息控制法(ICM)及其在武钢动力基础消减环境振源中的应用

    武钢新一号空压机站(以下简称新一空)四台高转速空压机动力基础处在受到六种环境振源干扰的场地中,地表最大振幅达到360μ,远超出该动力基础设计要求。武钢设计院委托我会进行咨询拟定基础型式和尺寸,提出对环境振源干扰的设防方案。

    1993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台空压机振动采用十字沟槽串联基础加固处理

    周泽忠;

    武汉货柜有限公司有四台空压机产生振动,经常使设备振坏,影响正常生产。委托冶金部第一冶金建设公司科协进行基础振动处理。一冶科协组织有关人员现场调查、检测、原因分析、专家论证,然后提出十字沟槽串联基础的加固处理。通过处理实施后,振动大大减小,经实测振幅减小10倍。

    1993年01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粉喷桩工程中的若干问题

    谢树彬;

    本文简介了粉喷桩现状,对计算参数,承载力,适用性进行了讨论,指出设计工作利用现场测试特别是静力触探的重要性,推荐用比贯阻力等现场测试参数计算不排水强度和侧壁摩阻等的公式,提出粉喷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提高的可能性,对两次搅拌甚至多次搅拌,堵灰和掌握用灰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根据实验资料论述了水泥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1993年01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直径人工挖孔酒杯桩的设计思想

    应朝斐;

    本文谨就大直径人工挖孔桩问题发表浅见:建议采用酒杯桩与承台之间设置连接缝,桩与土组成复合地基,更有效地发挥桩间土的作用。钢木编块工具式护壁代替传统的砼和砖护壁的新工艺介绍。

    1993年01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端承群桩基础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金亚兵;

    利用D'Appolonia和Romualdi“镜像原理”,本文分析了端承群桩基础下桩的受力性状。大量算例结果分析表明,端承群桩基础桩顶压力与均质土中一样呈马鞍形分布,并且改变桩距可以改善其状况,达到设计安全、合理之目的。

    1993年01期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首届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及青年奖今年开始评选

    <正> “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及青年奖”评审委员会今年5月28日于北京召开,讨论制定了奖励条例和评选工作办法,已于6月向全国各地区土木工程学会和土力学学会理事发出了评选工作通知,要求八月底以前推荐大奖和青年奖侯选人,要求在1993

    1993年01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东市桥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特性

    曾锋;

    广东省和华南地区有着广泛分布的花岗岩残积土是一种特殊地基土。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来在市桥地区的工程实践和实验室研究,按颗粒级配和力学性质把花岗岩残积土划分为砾质粘性土和含泥质砾砂两亚层,指出了花岗岩残积土的变化规律。

    1993年01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首届全国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在杭州召开

    <正> 1992年11月21日~24日,中国科协首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首届全国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在杭州浙江大学邵逸夫科学馆召开。到会青年科技工作者200余人,并邀请了高大钊、沈珠江、刘金砺、龚晓南等专家出席了会议。

    1993年0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孔容问题的初步探讨

    郭见扬;李纪三;

    本文研究了土工界过去很少研究的“孔容分布”问题。指出两种土的孔隙比相同若孔容分布不同则两种土的工程特性可能有差别,建议了一个对土工界有实用意义的孔隙分类,并用已有事实说明孔容分布可能定量阐明土壤某些工程特性,微孔隙的变化与否可能是静力固结和强夯压实效果的本质差别之一。

    1993年01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内蒙东部黄土湿陷特征及其机理的探讨

    苏友桥;

    本文主要阐述地表没明显特征的黄土地区,存在着湿陷性,研究湿陷特征和其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性,及其变化规律。数理统计结果表明,该黄土具有一定规律的相关性,可为其他地区黄土湿陷性的评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1993年01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分形几何学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郑俊杰;

    <正> 经典的欧氏几何学研究的是直线、平面、圆、立方体等非常规则的几何对象,而自然界中存在的几何对象有很多是不能用欧氏几何学描述的,例如山、海岸线、云、蛋白质结构等。这些极不规则、极其复杂的几何图形和结构正是分形几何学(fractal geometry)的研究对象。分形几何学是由法国著名数学家曼特尔布罗特(B.B.Mandelbrot)创立的。

    1993年01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汪益基同志生平

    本刊编辑部;

    <正> 中国共产党员、高级工程师、国家级专家、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武汉地基处理中心主任、土工基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汪益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2年11月12日16时45分在武汉同济医院逝世,终年58岁。汪益基同志系江苏省东台县人,生于1934年11月21日。1955年8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工民建专业,同年分配到重工业部北京黑色冶金设计院,1955年到冶金部武

    1993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