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琪祺;周健;
结合某大厦的抗浮设计,针对其基础为独立基础的特点,采用类似桩基础设计的方法进行抗浮锚杆设计。设计中除了考虑单锚极限承载力以防止单根锚杆因材料屈服发生破坏外,还考虑了"群锚效应"以避免锚杆之间由于距离过小而产生整体破坏,为抗浮锚杆设计提供了参考经验。
2008年03期 No.7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张铁富;王靖涛;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是一种提高基桩承载力的简便有效的方法。介绍了后压浆技术提高单桩轴向承载力的机理及施工工艺,并对郑州黄河二桥试桩工程中钻孔灌注桩压浆前后的承载力进行测试,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
2008年03期 No.76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国军;
介绍了强夯法加固土夹石类地基的原理,并通过工程实例研究了填海造地土夹石类地基强夯法处理的参数选择与效果检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8年03期 No.76 8-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安危;
为满足地铁车站预留下穿的需要,并保证先建车站预留下穿范围段的围护安全,在上海轨道交通某车站主体穿越区范围采取的加长连续墙、使用玻璃纤维钢筋、桩基托换等多项具体措施。并对现场监测发现的实际开挖变形异常加以说明,同时就应急方案和风险成因进行了细致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参考。
2008年03期 No.76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律弦;肖四喜;甘文举;
在PHC管桩的施工中常会遇到施工单位不做桩尖直接施打的情况,结合某桩基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静载试验的结果,探讨了桩尖对PHC管桩受力性能的影响。
2008年03期 No.76 14-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超雄;谷丙申;
填海抛石棱体层由块石组成,结构松散,孔隙较大,且受海潮涨落影响,在该地区进行灌注桩的冲击成孔,很容易塌孔。通过对冲孔方案与措施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在该地层中冲击成孔的成功技术和经验,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8年03期 No.76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铭;訾改林;
CFG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分析了该方法的技术要求、布桩形式及工艺流程,载荷试验和桩基检测表明,CFG桩是一种较好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湿陷性地基土中。
2008年03期 No.76 19-2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线登洲;王铁成;马红漫;
在采空区上建设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在国内外没有成熟的经验,经方案比选决定对地基采取注浆充填处理技术,根据工程实际确定了全充填、半充填范围,确定了计算模型,并试验确定了注浆浆液的配合比;注浆完成后,采用钻探取芯、压水试验、弹性波波速检测等手段进行了检测,均满足要求,从而积累了比较成功的采空区地基处理经验。
2008年03期 No.7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肜建波;占仲国;余火忠;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以下简称CFG桩)在湿陷性黄土、粘性土、粉土、砂土地区已经被应用和推广,但在人工填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中能否应用,工程界尚未统一认识。通过CFG桩在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变形及地基承载力等参数的设计计算,并在静载试验和沉降计算中进行检验,证明了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的实用性及施工方法的可行性。
2008年03期 No.7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笔艳;盛华;张威;张君;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目前常用的施工工艺主要有三种,结合武汉市三环线南环段野芷立交道路工程,分别介绍三种成桩工艺,对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2008年03期 No.76 28-2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俊;彭振斌;李永红;刘睦峰;
结合龚张公路岩质边坡崩塌落石病害处理,根据岩石产生崩塌的原因及岩石的结构特点,通过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计算,阐述了采用喷锚支护加固治理的设计方案,并且指出应用此方法的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设计和施工经验。
2008年03期 No.76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志平;彭振斌;张伟;
结合某建筑大楼基坑开挖所采用的轻型井点降水方法,阐述了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设计计算要点、所需设备材料及施工的一般步骤。
2008年03期 No.76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文信;王赭;
220 kV丽江变电所位于盆地与山麓接合地带,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残积型粘土和第三系粘土,土层具有中等膨胀潜势,若用非膨胀土换填或用改良膨胀土来回填工程造价均较高,因此,从膨胀土的野外特性、颗粒组成、膨胀潜势、回填特性来分析膨胀土用作填筑材料的适宜性,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2008年03期 No.76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占仲国;严稳平;万凯军;姜清华;
分析了广西地区破碎白云岩的基本工程特性,并以某实际工程为例,说明科学、合理地确定破碎白云岩承载力特征值的重要性,对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
2008年03期 No.76 39-4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光华;
在深入认识十漫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地层岩性以及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和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认为滑坡是路线区域内山体失稳变形中数量最多又具有一定规模性的地质灾害,是公路施工中应着重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
2008年03期 No.76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建云;赵海英;
我国的土遗址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风蚀作用强烈、裂隙发育,遗址破坏严重。通过分析不同赋存环境中土遗址的地质病害,提出相应的保护加固措施,最后探讨了PS材料加固土遗址的机理,证明这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有效材料。
2008年03期 No.76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邓永山;胡毅军;周家谟;
主要介绍了武汉市软土地区某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对该基坑开挖支护事故进行了分析,并对进一步的加固处理进行了说明,阐述了在软土地区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的条件下应注意的施工问题,供同行参考。
2008年03期 No.76 47-4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司怀军;
简述了粉喷桩的适用性、力学特性与承载机理,对粉喷桩施工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
2008年03期 No.76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洪贤;周传斌;黄燕庆;
为了了解浅层气对杭州湾大桥工程的影响及制定工程对策,采用工程物探、钻探、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了浅层气对打入桩基础基本无影响、无控释放对地基土扰动明显、有控制释放可消除其不利影响的结论,提出了钻孔桩基础施工前应提前采取有控制放气、成孔时加长孔口护管、加大泥浆比重、保证孔内液面高度、驱散和防止引燃从孔内溢出的气体等对策。
2008年03期 No.76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卢小燕;刘林基;张爱花;
详细介绍了狮子山南坡危岩体的稳定性分析及其防治设计,并应用快速拉格朗日法对危岩体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比较了支护前与支护后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FLAC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危岩体的治理效果,其作为危岩体治理的评价手段是可行的。
2008年03期 No.76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卫东;甘勇;
将静载试验确定管桩的极限承载力作为一个灰色系统,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对桩的不完全静载荷试验Q~s曲线进行预测,提出了一种利用实测的前几级载荷~沉降曲线预测其后期变化的方法,具有可靠的精度。
2008年03期 No.76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庞有师;苟尊;陈志勇;
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的基本思想,建立了边坡支护前及挂网喷射混凝土和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后的有限元模型,使用ANSYS软件对边坡结构支护前后的应力和位移进行对比分析。参照边坡施工后位移的实测数据,检验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为今后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理论设计方法,弥补了经验法的不足。
2008年03期 No.76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小红;
依据围岩开挖和岩土力学原理,通过ANSYS软件对围岩级别较低的Ⅳ、Ⅴ级围岩开挖全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取开挖荷载释放率与其位移释放率相同,分别得出了这两种围岩中某一断面在开挖过程中各施工步的荷载释放率。并验证了Ⅳ、Ⅴ级围岩中开挖荷载释放率的正确性。
2008年03期 No.76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苏幸;黄临平;
四面体格网(简称TEN)是三维GIS/GMS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模型,阐述了三维TEN剖分及其在三维地学建模中的应用。
2008年03期 No.76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