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基础

工程实录

  • 某超高层建筑深基坑管井降水的应用与探讨

    黄明;

    随着南通地区高层建筑的增多,深井降水利用较为普遍,某些深基坑在设计计算过程中未考虑降水深度范围内土层对降水的影响,易造成降水失败,结合具体工程,对深井降水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2014年03期 v.28;No.11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二元结构含水层降排水设计施工探讨

    丁晓红;

    为保护建筑场地的原始环境,针对不同属性的地下含水层制定不同的降排水方案,浅部孔隙型潜水的处理方法以止降结合的疏干排水为主,深部承压水则采用减压井来控制地下水水头,同时在降水过程中辅以多种监测手段。施工阶段则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成孔、下井管、填滤料、封孔、洗井、预降水,降水井运营期间要做好井的保养维护,做到控制性的按需降水。

    2014年03期 v.28;No.112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铁盾构在圆砾层端头加固设计

    柯书梅;

    盾构端头加固是盾构始发、到达技术的重要环节,圆砾层进行盾构端头加固的设计及施工有其特殊性,介绍了在圆砾层采用连续墙加袖阀管注浆工法进行端头加固的工程设计实例,为盾构在类似地层进行端头加固设计提供借鉴。

    2014年03期 v.28;No.112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某基坑工程支护桩成桩缺陷及处理措施

    胡建伟;邓少林;邓学灯;

    通过介绍超流态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在软弱土层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完整的处理思路与处理方案。通过加大桩距、改进施工工艺,并经过桩低应变无损检测,验证了其应用的的可行性,表明其成桩是可靠和可行的,可为类似地层条件下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2014年03期 v.28;No.112 11-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深圳地铁岗厦北站主体结构空间受力分析

    黎钜宏;

    针对目前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平面简化方法的局限性,以深圳地铁岗厦北站为例,利用ANSYS 13.0建立车站标准段主体结构空间有限元模型,对车站主体结构在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阶段下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车站各层板承受双向正弯矩;侧墙单向受力明显;空间计算模型能避免平面简化模型对车站各结构构件协同受力作用和中板开洞的忽略;正常使用阶段工况为最不利工况。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4年03期 v.28;No.112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武广高铁某涵路过渡段动力特征分析

    潘瑛;

    以武广高铁密集涵洞过渡段为例,建立了列车-轨道耦合的三维动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350km/h高速行车条件下过渡段路基的动力响应特性。分析表明:①过渡段路基基床表层、底层的竖向振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均在涵洞顶最小,在涵洞侧面出现较快速增长;动应力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在涵洞顶最大,涵洞两侧逐渐降低。②动响应沿路基深度呈指数函数形式衰减,基床表层至基床底层衰减较快,路基面下1m左右动响应幅值衰减渐趋于平缓,路基面下3m动响应衰减基本趋于稳定。其中振动加速度衰减最为明显,动位移、振动速度、动应力衰减则相对较缓。现场实车试验测试值与仿真计算值较为接近,表明采用的仿真分析方法较为可靠。

    2014年03期 v.28;No.112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紧邻地铁隧道超深基坑支护方案分析

    方程飞;初振环;

    受地铁安全运营的限制,紧邻地铁隧道基坑变形控制非常严格。以紧邻地铁盾构隧道的某基坑工程为例,分析了基坑支护的重点、难点,提出了两套基坑支护方案,并采用平面应变渗流耦合有限元法分别进行了仿真模拟,通过对比计算确定最终方案付诸实施。通过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度。

    2014年03期 v.28;No.112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紫金山金铜矿复杂采空区数值模拟与监测研究

    赖红源;

    紫金山金铜矿经多年开采后,形成上采下空的生产工程格局,加上地下开采形成重叠式采空区分布,给露天开采带来一定的安全威胁。通过对金铜矿的采空区进行稳定性数值分析和监测,及时掌握采空区的地压活动规律,为采空区治理提供依据,有效保证了露采边坡稳定。

    2014年03期 v.28;No.112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某景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案优选与研究

    李青炜;胡建伟;刘磊;

    综合某景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特点,对加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采用了格构锚的治理措施。通过现场监测结果和后期运营,验证了格构锚的治理效果,为以后类似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4年03期 v.28;No.112 33-3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柱雨棚桩基托换技术的应用分析

    林东;

    结合某地铁区间无柱雨棚托换工程实例,介绍了托换体系的选择、被动托换体系的设计、施工及监测相关内容,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2014年03期 v.28;No.112 35-3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复合膏浆灌浆技术在砂卵石地层防渗中的应用

    骆辉军;刘猛;

    大孔隙高水流速砂卵石地层的防渗堵漏是当前水利工程中的一个难题,在总结了砂卵石地层灌浆防渗处理的各种工艺方法的基础上,对复合膏浆的材料特性、施工工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成功应用于四川江油市龙凤水电站右岸堤坝砂卵石地层的防渗堵漏处理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应用。

    2014年03期 v.28;No.112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堤坝形毛竹土钉排桩基坑支护研究

    周仲景;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软土基坑支护方法即"堤坝形毛竹土钉排桩基坑支护"。该方法主要是以节能环保型的竹材取代传统高耗能的钢质钉材,以毛竹为基坑侧壁支护排桩,以堤坝形土钉墙替代传统的各排土钉等长或上长下短布置。通过对毛竹力学性能的分析、现场抗拔试验、工程实践及数值模拟,验证该堤坝形毛竹土钉排桩基坑支护理念是正确的,表明毛竹在注浆过程中起到诱导作用可使注浆效果更好、能加深土钉在软土基坑的适用深度、可提高基坑支护的安全系数。

    2014年03期 v.28;No.112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复杂地层地下连续墙施工实例分析

    姚志敏;杨锐;刘浩;王利莉;

    地下连续墙工法的广泛应用使得深基坑技术日益成熟,特别是在地质条件恶劣区域。以复杂地层情况下地下连续墙施工实例为背景,介绍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难点及注意事项。同时,在基坑开挖阶段对地下连续墙实时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适当地处理,反映地下连续墙变形的实际情况。结合地下连续墙变形监测数据,表明该工法的应用效果良好,期望能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

    2014年03期 v.28;No.112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益湛线某路堑边坡滑动变形分析

    李水平;

    对益湛线K331+320~+600左侧路堑边坡的现场滑动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描述,阐述了产生滑动变形的主要原因,利用工程地质分析法和滑坡传递系数法综合评定,表明滑坡现状条件下不稳定,必须对滑坡进行整治,建议采用支挡为主截排地表水和疏排地下水为辅的综合整治措施。针对工程特点,强调在滑坡整治过程中,应加强对边坡岩土体的取样和测试工作,根据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动态设计,做到既经济又安全。

    2014年03期 v.28;No.112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襄渝线汪家沟隧道出口增设棚洞设计

    李艳湘;

    由于具有突发性、危害性大等特点,崩塌落石病害一直为山区既有线路病害防治中的重点。以既有襄渝线王家沟隧道工程为背景,在既有线崩塌落石病害采用棚洞结构进行防护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解决了既有线与临近增建二线相邻且间隔较大条件下崩塌落石病害防护工程综合设计技术问题,可为我国山区铁路崩塌落石灾害防护治理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14年03期 v.28;No.112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型堆载边坡前缘锚拉支挡结构设计

    刘麟;

    某滑体前缘地形平坦部位被利用作为大型砂石骨料系统堆场,从而形成大型堆载边坡。上部堆载有可能导致墙后坡体挤压变形和挡墙剪切破坏。采用锚拉抗滑挡墙进行支挡,并辅以排水、监测措施,稳定计算和运行监测成果表明,抗滑及抗倾稳定满足要求,各监测数据处于收敛状态,前缘锚拉抗滑挡墙稳定可靠。

    2014年03期 v.28;No.112 56-5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软土地基深基坑工程不同围护结构的实测变形研究

    臧光文;

    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稀缺,为了建设地铁、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经常在人口稠密、建筑林立、道路纵横交叉的城市中心区开挖深大基坑。基坑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小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必须控制基坑围护结构的侧向变形。总结了软土地基深基坑常用的围护型式和变形监测项目,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围护型式的变形规律,指出了不同围护型式的适用范围,对基坑设计及施工单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4年03期 v.28;No.112 59-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TRD工法等厚度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在上海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黄炳德;

    由TRD工法(trench cutting re-mixing deep wall method)构建的等厚度型钢水泥土搅拌墙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坑围护结构,具有地层适用性广、墙体均质性好、受力和隔水性能可靠等特点。以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首例采用TRD工法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的奉贤中小企业大厦基坑工程为背景,详细介绍了由TRD工法构建的等厚度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支护的设计和工程实践。

    2014年03期 v.28;No.112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专题论述

  • 高温下预应力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铁果果;刘继增;肖卫东;

    预应力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优势,广泛使用于各类工程建筑之中。然而在高温状况下,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性能会随温度变化而产生一系列不利的变化。对该变化产生的动态机理进行阐述,以期在工程建筑中能够对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2014年03期 v.28;No.112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尾矿土变形的应力-渗流-化学耦合模型研究

    郑训臻;

    基于孔隙变化的力学响应方程和尾矿土动态淋溶的实验结果,建立了尾矿沉积土变形的压力-孔隙度-浓度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酸溶液作用下尾矿沉积土变形的应力-渗流-化学耦合数学模型。

    2014年03期 v.28;No.112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真空-堆载预压法膜下真空度变化规律研究

    徐平波;李成磊;

    运用真空-堆载预压法处理饱和淤泥质土地基时,膜内真空度大小以及土层真空度的法向传递直接决定了淤泥土的固结时间以及固结效果。通过对真空-堆载预压的微观机理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讨论了真空度沿土层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土层中真空度变化规律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真空度沿土层的法向传递是气体分子由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的运动过程,淤泥质介质对气体分子运动的粘滞性强烈,能量损失严重,土层以下20m处已没有真空度,真空预压效果已不存在,而地下水位线以下真空度是由水位线下降引起的。

    2014年03期 v.28;No.112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土工格栅加筋边坡优化设计研究

    黄文彬;陈晓平;常学宁;

    基于加筋材料的拉拔试验结果和极限平衡理论,针对具体边坡工程进行了不同加筋方案的计算与分析,对比了计算模型和设计方法的适用性,给出了满足边坡稳定条件的最佳设计方案。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瑞典法或荷兰法的计算结果相近且较原瑞典法有明显的提高,更能体现加筋效果;地震效应和地下水对加筋结构有较大影响;水利法应用于稳定地基上加筋边坡目的性强,能获得满足稳定性条件的合理布筋量;当地下水位较高时,筋材宜通铺。双层加筋效果较单层加筋有明显提高,但并非后者的简单叠加。单层加筋时,铺设位置对于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有限,若铺设于坡身更能减少布筋量,降低造价。对比分析还表明,无论采用何种加筋方式,加筋前后的最危险滑弧位置均会发生改变,后者会向边坡中心和地基深处发展,对于提高其稳定性有明显作用。

    2014年03期 v.28;No.112 76-8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大湾沟隧道开挖顺序FLAC3D数值模拟研究

    雷刚;

    隧道的不同开挖顺序对围岩的变形及后续支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由于隧道开挖顺序主要依赖于工程类比和现场量测设计方法,不能很好地选出合理的开挖方案。应用FLAC3D对大湾沟隧道不同开挖顺序进行模拟,通过综合分析不同开挖顺序的隧道围岩位移、塑性区、围岩应力等指标,从而确定大湾沟隧道开挖顺序的最佳方案。

    2014年03期 v.28;No.112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灰色关联度法在排桩基坑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肖荣军;马威;华业爽;宁武超;史宏彦;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广州五山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大楼排桩基坑安全性综合评价。将此基坑分为多个评价单元,结合影响基坑稳定与安全内因和外因,选取支撑类型、围护结构刚度、基坑旁载(不对称荷载)、放坡平台宽度、开挖与架立内撑时间间隔、超挖、锚索(锚杆)施工质量等7个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子作为评价因素,据唐业清教授统计多起基坑事故影响因素综合评价分值和现场监测信息为评价参考指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将此基坑划分3个安全等级,定量分析其安全性,为类似基坑安全分析与预防提供参考。

    2014年03期 v.28;No.112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IDAS/GTS的边坡抗滑桩最优埋设部位的探讨

    郭曜欣;

    抗滑桩加固边坡涉及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抗滑桩最优埋设部位的确定,借助MIDAS/GTS,采用强度折减法对某边坡安全系数及水平位移随不同桩位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抗滑桩埋设于坡底时,安全系数及水平位移最小,未能充分发挥抗滑桩的支护作用。抗滑桩埋设于边坡中部时,边坡安全系数及水平位移都达到最大值,最佳埋设部位应位于边坡中间部位。

    2014年03期 v.28;No.112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溶洞因素对筏板基础应力和沉降的影响

    何敏儒;谈一评;

    在岩溶地质条件下,通过三维整体建模,考虑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的相互作用,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改变溶洞埋深、半径、形状及改变溶洞围岩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及厚度,得出溶洞因素对筏板基础应力、沉降的影响变化规律。

    2014年03期 v.28;No.112 91-9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临近地铁隧道基坑开挖的数值模拟分析

    江南宁;

    临近地铁隧道的基坑开挖必定会对隧道产生影响,同样隧道的存在对基坑的变形也有一定作用。通过对上海某基坑工程应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基坑开挖卸载后,地表发生沉降,基坑内土体发生隆起,其中靠近隧道区域隆起值最大;隧道开始整体向基坑方向侧移,但是上下、左右特征点位移量并不一致,隧道产生不均匀应力,特别是上下方向可能存在拉应力。

    2014年03期 v.28;No.112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钻孔压水试验数据的岩体裂隙特征分析

    蔡海荣;朱宣杰;陈清华;

    以某隧道工程压水试验为例,利用钻孔压水试验P~Q曲线对岩体裂隙特性进行定性分析。选取该试验孔三段压水试验成果,对岩体裂隙的发育程度、张开度、填充情况及受压情况下裂隙变化状态,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并将分析结果与钻探取芯、波速测试成果进行对比和相互验证。

    2014年03期 v.28;No.112 97-9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最优组合模型的路基沉降预测方法

    丁建荣;

    通过监测获取的沉降——时间数据进行拟合曲线分析,在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路基工程沉降——时间曲线呈现反S形,但采用常规的反S形成长曲线模型预测路基沉降时,由于受到数据样本和模型自身的限制,预测的沉降曲线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沉降的发展过程。基于此,提出了基于不同类型的反S形成长曲线的最优组合预测模型,通过赋予各个反S形曲线模型权重系数,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权重系数,得到最终的路基沉降预测公式。实际工程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精度较高、适应性较好,可适用于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量预测。

    2014年03期 v.28;No.112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某地铁隧道工后沉降稳定性判断研究

    陈星;

    地铁隧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建设期间经常需要判定工后沉降是否稳定,其关系到后期设备安装等工期计划。工程实践中常采用理论公式法、经验推算预测法及数值分析等方法。根据某地铁明挖隧道实例,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判断研究工后沉降稳定问题,为合理安排工程筹划提供参考。

    2014年03期 v.28;No.112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滨海吹填造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分析与评价

    韩会令;刘振旺;李国杰;

    围海造陆是当今沿海国家及城市开发土地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天津滨海某工程勘察为例,根据建设项目的构筑物特点、地基基础方案及场地土工程性质,采用了钻探取样、标准贯入试验、剪切波测试、十字板剪切测试、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室内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获得了准确详实的地质资料,并对勘察过程中涉及到的冲填土、液化土、软土震限、负摩阻力、大面积群桩施工影响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为该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岩土参数及建议。

    2014年03期 v.28;No.112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吉林省植被分布对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江金胜;肖长来;

    通过植被分布规律与水资源分布的内在联系,阐明植被分布对吉林省水资源分布的影响,初步分析了植被分布在水文循环中的作用机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植被分布与水资源分布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吉林省水资源分布与植被分布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植被作为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制约水资源分布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水资源缺乏地区可大量植树造林,调节水资源的合理分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2014年03期 v.28;No.112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附加荷载对边坡稳定影响的二维有限元分析

    张强;

    坡顶附加荷载是边坡失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诱发因素。采用Geo-Studio分析软件,在不同荷载大小、不同作用位置以及不同的荷载作用长度三种情况下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的荷载大小,荷载边界距离坡顶边界约5m以上为安全范围。当荷载边界移至距坡顶边界5m范围以内时,边坡的安全系数出现骤降,荷载越大,安全系数降幅就越大。对于同一荷载大小,荷载作用长度对边坡的稳定影响不显著,荷载边界距坡顶边界始终为约5m以上的安全范围。对于工程上路堤填方,坡顶临时堆放材料以及新建构筑物等工程的实施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4年03期 v.28;No.112 114-11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双护盾TBM施工隧洞围岩分类方法及应用

    袭著晖;鲁成勃;王彦峡;章跃林;

    针对引水隧洞围岩,在现有规范关于隧洞围岩分类基础上,提出了围岩分类新方法,综合考虑TBM掘进机掘进参数变化、围岩与护盾(管片)之间的间隙、出渣量、弃渣的块径、渣块形状、百分量、渣中刀具破岩新鲜面与围岩中结构面的比例、渣中软硬岩比例等因素,应用于达坂引水隧洞的围岩分类,所提出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2014年03期 v.28;No.112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速公路石方路堑爆破开挖工法研究

    孔榜;黄槐轩;程康;

    分析了目前高速公路路堑爆破开挖施工方法,提出了岩石路堑爆破开挖必须综合考虑岩性、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状况,采用优化的爆破施工方法。参照隧道围岩的分级方法,对路基岩石进行了分级探讨,坚硬岩石采用预裂爆破,软岩采用预留保护层进行光面爆破等技术措施,避免对边坡产生破坏,控制爆破飞石、爆破振动对周围行人和建筑物的影响。

    2014年03期 v.28;No.112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堆载预压处理原料场软基的数值分析

    田田;欧阳小良;余火忠;

    堆载预压是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砂石桩和塑料排水板可以加快超孔压的消散,对软基加固有利。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上海梅山钢铁公司江边码头料场在堆载过程中土体变形和孔压分布规律进行数值仿真,模拟结果表明,砂石桩的施工有利于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料场的沉降值在每次加料期间变化明显,且随着堆料堆高的增加而明显增大;每级荷载初期完成的变形量基本达到本级稳定状态下的变形总量的70%以上,后期变形较缓慢,逐步收敛呈稳定状态,在满足最终堆矿荷载要求的情况下,也保证了正常运行。

    2014年03期 v.28;No.112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盐矿水溶开采地表塌陷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杨长来;孔君凤;刘伟;

    水溶开采诱发地表塌陷是盐矿开采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具有突发性强、破坏程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系统分析了近几十年来盐矿地表塌陷的典型实例,指出溶腔不稳定造成的垮塌、卤水及地下水侵蚀诱发断层活化以及上覆岩土体侵蚀破坏后承载力降低是水溶开采诱发采区地表塌陷主要的三种模式,并揭示了塌陷发展过程中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为防止盐矿塌陷的发生,分别从理论与试验研究、地质勘查、矿井设计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2014年03期 v.28;No.112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路基沉降不确定性预测研究

    李杰;

    路基沉降计算和预测是工程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是很多情况下理论计算的沉降量与实际沉降量有较大的出入。所以必须对路基沉降进行监测,根据实测数据控制填土速率,保证路堤在施工中的安全与稳定;根据实测沉降曲线预测工后沉降,使工后沉降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但沉降预测模型的参数是不确定的,用概率和概率分布去描述更加合适,将模型参数视为随机变量,基于贝叶斯理论和MCMC方法,借助WinBUGS软件,建立了贝叶斯沉降时间序列不确定性预测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合理可信,将其应用于路基沉降预测是可行和值得研究的。

    2014年03期 v.28;No.112 132-134+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测试技术

  • 灌水法检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压实质量分析

    周恩飞;陈丙辉;王海南;

    叙述和分析了灌水法检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压实质量试验过程,并分析了试验方法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从而提高试验准确性。

    2014年03期 v.28;No.112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速公路隧道掘进水封爆破技术试验研究

    黄槐轩;程康;

    高速公路隧道掘进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会造成较大的伤害。采用了水袋子进行爆孔堵塞的试验,利用水袋子瞬间爆炸产生的水雾,稀释爆破掘进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试验中采用炮孔端部、底部加端部、以及中间加端部等三种不同位置放置水袋子,结果表明加放水袋子的爆破,粉尘和有害气体含量明显减少,炮孔中间加端部加放水袋子的装药结构效果最为明显。粉尘量减少30%~35%,炮孔利用率提高4%~9%,表明该技术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2014年03期 v.28;No.112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刚性挡土墙土压力与位移关系试验研究

    贺行良;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实测了挡墙绕墙底转动模式下土压力的相关数据,绘制出土压力沿墙高的分布曲线,研究挡土墙位移对土压力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土压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

    2014年03期 v.28;No.112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西沙群岛珊瑚礁科学钻探工作又取得重大进展

    朱长歧;

    <正>2013年4月21日至12月5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组成的珊瑚礁科学钻探工程项目组,于我国西沙群岛的琛航岛上实施了珊瑚礁科学钻探工程。本次钻探共完成钻孔2个(即琛科1井和琛科2井),钻孔位于琛航岛东南砾石堤的内侧,2孔相距36.87m,孔口高程分别为6.429m和4.859m。孔深分别为901.9m和928.75m,均钻穿了珊瑚礁地层并进入基岩内,揭露的礁灰岩厚度分别为886.2m和873.55m,进入基岩内的深度分别为15.7m和

    2014年03期 v.28;No.112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我刊编委郑俊杰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正>郑俊杰,男,1967年8月出生,博士,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1988年获浙江大学力学专业学士学位,1990年获得浙江大学计算力学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得浙江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1-200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2007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岩石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

    2014年03期 v.28;No.112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土工基础》征稿启示

    <正>《土工基础》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由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武汉市土木建筑学会、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类期刊,已取得了国内国际刊号ISSN1004-3152和CN42-115/TU。本刊以促进岩土工程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岩土工程科技进步、防灾减灾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为己任,以服务广大读者为目标。本刊办刊的主要宗旨之一是为广大奋战在施工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和讨论的平台,因此我们特别欢迎工程实录类的文章,以及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类文章。

    2014年03期 v.28;No.112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