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晔;樊秀峰;沈孟兴;
通过分析某道路工程边坡勘察资料,获得了边坡的自然环境概况、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力学等指标,并根据边坡的具体特征,采用圆弧滑动法对代表性的边坡剖面进行稳定性研究,提出根据不同坡段的不同地质条件分段采用预应力锚杆格构梁支护的设计方案,达到了安全和经济的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14年01期 v.28;No.11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蒋嵘;吴建良;
结合福州市某大桥引道工程实例,介绍加固软基的施工方案和为防止软弱地基上桥头高填土路堤出现跳车现象而采用的施工技术措施,并以施工沉降监测结果验证其最终达到的效果。
2014年01期 v.28;No.110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健;唐升贵;敖国碧;
通过某工程施工期间地下室上浮破坏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阐述了地下室抗浮水位的正确应用,以及根据地形环境采用正确施工方法的重要性,分析了季节性降水、地形地貌、基坑周边环境情况等因素对底板抗浮、防水功能的影响,在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期应熟悉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有准备地预防地下室上浮破坏因素。
2014年01期 v.28;No.110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韩晓雷;张静;史斌;
CFG桩复合地基已经在地基处理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针对某工程事故,着重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方面以及破坏准则-格里菲斯理论等方面进行事故原因分析,为今后CFG桩复合地基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4年01期 v.28;No.110 11-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凯;
以西安地铁二号线南门城墙段盾构施工为例,利用FLAC 3D模拟隧道施工过程,对土体抗剪强度参数、隧道埋深及上部城墙等因素的变化引起的地表沉降作量化分析和规律性研究,并提出了预测公式,能较好的反映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和实用价值。
2014年01期 v.28;No.110 14-1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建伟;邓学灯;江保庆;
结合某钢厂工业场地填土边坡滑坡的地质结构特征,探讨了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抗滑机理,并提出了治理思路和治理方案。通过监测结果及实践运营,验证了微型钢管桩的加固效果,表明其治理措施是可靠和可行的,为类似填土边坡滑坡治理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
2014年01期 v.28;No.110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何小龙;
以厦门环岛干道会展中心隧道工程为例,探讨了隧道下穿大型排洪箱涵的设计与施工,分析结果可为城市类似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2014年01期 v.28;No.110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德乾;肖诗荣;宋桂林;明成涛;
高切坡防护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位于巫山县的一处高切坡为例,通过对地质特征、边坡类型、边坡成因和结构面形态的分析研究,预测高切坡的破坏模式。采用极限平衡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计算分析其稳定性。最后采用"局部削坡+混凝土格构+挂网喷锚+锚杆工程+排水工程"组合措施进行了治理工程设计。
2014年01期 v.28;No.110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晓毅;朱长歧;罗红兵;阎钶;
以神农架机场一处边坡工程为例,开展边坡的原位监测,获得了格栅加筋高陡边坡体内部的土压力、坡体内部位移、坡体表面位移及加筋格栅变形的分布规律。监测结果发现,最大竖向土压力值不是出现在最底部,随着远离挡墙而向下部迁移;坡体内部水平位移沿高度上呈非线性变化,呈现多个极值,最大值出现在距离坡顶22m高度处,位移值仅为20mm;而边坡的整体位移规律呈渐进发展的"鼓胀"式,底部位移最小,中部位移最大;坡体内部加筋格栅变形的量级为mm,最大变形值发生在挡墙1/2高度处,变形量2.32mm,应变仅为6.65%,说明格栅的潜力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2014年01期 v.28;No.110 30-3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郑娅娜;韩文涛;
以某公路隧道出口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反分析方法和工程类比法确定了边坡坡体当前的强度参数,分别计算了主动加固和被动加固对其稳定性和滑动范围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动加固坡体强度参数降低不大、变形范围有限,坡体稳定,被动加固使得坡体扰动范围增加、坡体强度降低较大,坡体不稳,且加固费效比低。最终建议,隧道进口边坡采取桩板墙主动加固,出口边坡对原设计的预应力锚索做了补强处理,经运行边坡稳定状态良好。
2014年01期 v.28;No.110 34-3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平;王刚;
介绍了华润电力登封有限公司火电发电二期(2×600MW级)电厂引水隧洞施工过程中遭遇破碎带危岩、流砂层坍塌、洞内涌水量大等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施工技术,工程实践表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4年01期 v.28;No.110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丁忠山;
庄盖高速公路庄河南互通立交枢纽包括8联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3联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其中跨河梁段3联,跨丹大高速梁段4联。针对工程进程中的连续箱梁桥的施工实际需求,提出了具体施工方案,为指导相关分项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2014年01期 v.28;No.110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俞轩;何娜;仝帅;
基于非饱和土强度理论与简单条分法,分析了渗流作用下土坡稳定性降低的机理;运用GTS软件通过接触单元考虑结构面,建立应力渗流耦合作用下含结构面土坡稳定分析模型;采用强度折减法与极限平衡法进行渗流边坡稳定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单纯塑性贯通区来判定土坡失稳存在不足之处;数值计算安全系数采用强度折减法与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可运用极限平衡法进行安全系数求解;结构面与土中水渗流对边坡的变形、应力和稳定性影响显著,边坡稳定分析要充分考虑结构面和渗流的影响。
2014年01期 v.28;No.110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宏伟;刘笔艳;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蜂窝麻面、截面超差等外观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材料选择、人员素质、设备选用、环境影响、浇筑控制、混凝土养护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意见和提高外观质量的措施。
2014年01期 v.28;No.110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继晟;熊传祥;
以宁德地区某一典型边坡支护工程为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分析了h型抗滑桩的受力、变形特性和坡体稳定性,与单排桩和门架式双排桩支护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主桩的弯矩和剪力均在冠梁连接处出现突变,主桩上桩体在受力性能表现为悬臂梁受力特性,下桩体和副桩共同作用表现为刚架结构受力特性,在变形性能上可以发挥门架式双排桩的特性。即h型抗滑桩兼有单排桩和门架式双排桩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同时具有侧向刚度大、侧向位移小的特点。
2014年01期 v.28;No.110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魏晓阳;郭耀林;程海坤;
西安市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鱼化寨~国际港务区)D3KC-2标段正线长度5695m。为拟建各站点及区间的设计、施工,对太白南路站、吉祥村站、大雁塔北站三站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勘察,通过抽、注水试验,利用公式法计算得到各站潜水位以上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及影响半径,三站最大渗透系数分别为1.48m/d,2.38m/d,6.89m/d,最大影响半径分别为51.00m,141.03m,90.72m。
2014年01期 v.28;No.110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文斌;
对竖井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时间序列自相关系数的计算分析表明,这些时间序列具有非平稳性特征,即地表沉降量存在确定性趋势。对于竖井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变量,把沉降量的确定性趋势δ、时间t及空间x三者建立起相应联系,构建三者的函数关系模型:δ=f(x,t),使之能预测预报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
2014年01期 v.28;No.110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邱海兵;刘增荣;王海刚;
基于非饱和土渗流及抗剪强度理论,采用瞬时暴雨和连阴雨两种降雨模式,利用MIDAS有限元软件对西安桩锚支护的深基坑边坡进行渗流分析,探讨在不同降雨模式下边坡土体负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结果表明,短时间暴雨只会在边坡表层形成一个暂态饱和区,深层土体基质吸力变化不大,而连阴雨会逐渐渗入土体,导致边坡土体饱和;同时,利用得到的孔隙水压力导入边坡稳定分析荷载中,采用强度折减法对边坡进行稳定分析,表明连阴雨对边坡安全系数及支护结构内力的变化影响较大。
2014年01期 v.28;No.110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青娟;刘增荣;李小龙;
渣土桩复合地基属于半刚性半柔性桩复合地基,加固地基效果明显,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渣土桩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桩体、桩间土协调工作性较好;桩与桩间土的压缩模量对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影响较大;桩长对提高渣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效果不明显,应以实际工程地基处理目的为首要考虑因素。
2014年01期 v.28;No.110 68-7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曹江涛;
保定市与雄县均存在新近代沉积地层,二者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在二者新近代沉积地层共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地貌特征、沉积环境、地层岩性、沉积特征等进行分析比较,总结了各自不同的沉积特征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简单阐述了对不同新近代沉积地层进行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的方法。
2014年01期 v.28;No.110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绪;王家林;
在岩土工程或地下结构工程中地基实际是无限大的,采用常规有限元法来求解无限域问题时,通常取一个较大的有限区域并施加相应的边界条件来模拟无限区域,这种做法会面临计算量与计算精度之间的矛盾。将C++程序与有限元理论及无限元理论结合起来,编写含无限元的空间问题的有限元程序,可有效地解决在实际工程无限域问题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之间的矛盾。
2014年01期 v.28;No.110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钱明;盛连成;方浩亮;张志豪;
以中海油惠州千万吨炼油工程勘察成果为例,分析了大亚湾石油工业区岩石地基的工程特性,列出岩石地基的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值,并同经验参考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分析了采用声波测试成果进行基岩风化带划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可将基岩风化带定义为主层,然后按照不同岩性划分亚层的岩土工程分层原则。
2014年01期 v.28;No.110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明成涛;肖诗荣;宋桂林;陈德乾;
宜昌肖家河水电站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引水隧洞工程区围岩稳定性,压力管道——厂房区高边坡稳定性等。在工程勘察的基础上对工程区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围岩分类对隧洞的岩体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对堆积体边坡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最终对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并给出相关建议。
2014年01期 v.28;No.110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志豪;李荣先;盛连成;王玉洲;
云南某炼油厂拟建场地经过平山填谷施工,地基土质极其不均匀,填方区虽经强夯处理也不能直接作为某种装置的基础。选择三个有代表性的装置区进行桩基试验,选择合理的持力层与桩型,确定单桩承载力。着重就单桩在竖向附加应力作用下,分析桩周土对桩身发挥的作用以及桩身应力分布、桩的侧摩阻力以及桩底端阻力情况并进行探讨,为桩基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2014年01期 v.28;No.110 85-8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江华;
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是多种软岩成分的混合体,属于"软质粗粒土"。要将煤矸石变废为宝,拓宽其用途渠道,必须对其在不同用途下的特性规律进行科学的数字化分析。采用ANSYS软件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研究动荷载作用下桩在煤矸石中的振动传播规律,为更好地利用煤矸石提供参考。
2014年01期 v.28;No.110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清;程江涛;于沉香;
细粒尾矿作为一种介质或地质材料,其工程性质直接关系到尾矿库坝的稳定性。针对目前对细粒尾矿的定义及分类缺乏明确的标准,从国内现有标准对尾矿的规定出发,探讨了目前细粒尾矿的定义及分类标准的缺陷,针对岩土工程勘察及土工试验测试工作的特点,从岩土工程的角度明确了细粒尾矿的定义及具体分类方法。
2014年01期 v.28;No.110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陈国舟;
采用PFC3D颗粒流研究筒形挡土墙土压力随墙体位移的变化规律,分析达到主动极限状态时墙周土体的应力、孔隙率等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作用在筒形挡土墙上的土压力随着墙体位移的增加,土压力逐渐减小,最后趋于定值。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墙后土体中主应力偏转,形成了小主应力拱轨迹;高度h较小时,靠近墙体处形成了环拱效应,环向应力增大,孔隙率减小;随着高度h逐渐增大,环拱效应区域逐渐远离墙体,环拱效应减弱。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有理论结果比较可知,现有理论中均未考虑空间拱效应,得到的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存在差异。
2014年01期 v.28;No.110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