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芦;
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基坑开挖土体回弹在扩底桩桩身引起较大的轴力,桩身的中性点位置靠近扩底端。在考虑基坑开挖影响时,桩身的真实轴力远较未考虑基坑开挖影响时大,且轴力的最大点并非在桩顶加载部位,在设计时应充分注意到这一特点给予桩身足够的配筋量。与轴力相应,在基坑开挖后,桩侧表面即存在较大的摩阻力;若忽略该部分摩阻力的存在,将导致对上拔荷载作用下桩侧摩阻力估计的较大偏差。承受上拔荷载后,扩底桩桩端阻力承担了37%左右各级荷载的增量,体现了扩底端在抗拔荷载作用下的有效性。
2014年02期 v.28;No.11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海;任建星;
介绍了武汉市江岸区某基坑的基本地质条件,通过对比分析武汉市常用的基坑支护方法,最终确定了采用水泥土重力式挡墙结合被动区加固的方法进行基坑支护,基坑设计计算满足了规范的要求。通过围护施工的组织设计,取得了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等实际效果,得出了几点体会,对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2014年02期 v.28;No.111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啸川;杨泽平;
对某项目的基坑工程进行降水设计,利用管井井点降水,用Dupuit公式对基坑的涌水量进行计算,同时确定井点数量以及对降水井井位进行合理布置,并对基坑内水位降深进行了验算和降水时间进行预测,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2014年02期 v.28;No.111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卫平;王世波;李相斌;何韬;
青田文化会展中心安置房位于青田县城中心,周围环境复杂,考虑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较差,基于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便利和保证工期的设计原则,对会展中心基坑围护结构进行了精心设计。围护体系侧压力计算根据朗肯土压力理论,按土层分布进行分层计算,围护结构根据国家有关规程进行设计,采用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进行了基坑整体稳定分析。实践表明,所采用的基坑围护设计实现了安全、经济、便于施工的要求,可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2014年02期 v.28;No.111 12-1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军;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超大深基坑的建设越来越多。超大深基坑由于工期较长,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的梅雨季节,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外界因素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深基坑的稳定性。依托现场监测资料,分析了连续降雨及钻孔桩间渗漏的发生对基坑稳定性及其临近建筑物的影响规律,可供端头井的施工参考。
2014年02期 v.28;No.111 16-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晓磊;张强;
CFG桩复合地基凭借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在高层的建筑工程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郑州地区工程实例,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及相关文献,进行CFG桩地基处理的设计计算,从地基承载力及地基变形方面分析复合地基的实用性。
2014年02期 v.28;No.111 19-2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忠政;
依托上海某工程未注浆钢管桩和注浆钢管桩的抗拔承载力现场试验,分析了深厚软土层中钢管桩的静载~位移曲线,探讨了注浆对钢管桩承载力的提升效果,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定性分析了注浆泡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浆钢管桩荷载-位移曲线呈"缓变型",注浆对桩周土体的加固作用,可改善桩土接触面,增加桩身的粗糙度,在出浆口处,易于形成扩径,提高桩的锚固作用,因此,注浆工艺能显著提高钢管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有效地减小抗拔桩位移,为软土地区基础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2014年02期 v.28;No.111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孟耀东;王晨曦;
为有效减小主动土压力,常在挡土墙后设置卸荷平台(减压平台)。采用新的土压力计算理论,以倾覆力矩最小为控制目标,对卸荷平台的位置进行推导。通过算例分析,对比在无卸荷平台及不同位置的卸荷平台挡土墙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的大小,求得卸荷平台合理位置的范围,旨在为挡土墙的设计施工提供一种新的借鉴方法。
2014年02期 v.28;No.111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郭健;
三亚某公路隧道穿越一条石英岩断层破碎带,隧道开挖揭示该断层破碎带呈全风化状态,地层自稳能力极差。在施工中出现了涌泥、拱部大变形及变形严重侵限等问题,采用原来的台阶法施工无法保证施工安全。通过对比分析,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注浆加固隧道周边地层,然后进行中管棚超前支护,采用六分部CRD法开挖,及时封闭每一部支护结构,增强隧道支护结构的刚度,控制隧道变形。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CRD施工过程中隧道变形、支护和二衬受力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施工方法的可行性。现场监测结果和施工效果表明,所采用施工方案能有效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2014年02期 v.28;No.111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侯刚;
大西客专上白隧道出口工区隧道拱部为干燥粉细砂地层,下部为黄土地层。粉细砂层含水量小、粒径均匀,自稳性能极差,若采用普通注浆方式固结砂层其效果差,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流沙涌砂情况,无法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经过对多种预支护技术的对比分析,决定采用水平旋喷预支护后再采用三台阶法开挖,并用三维数值方法分析隧道施工过程的力学特性,现场监测结果和施工效果表明,所采用施工方案能有效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2014年02期 v.28;No.111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石太伟;
以昆明广福路下穿隧道为工程背景,结合圆形与矩形盾构隧道方案研究,介绍了矩形盾构隧道的优缺点及其施工工艺。与圆形盾构隧道相比,矩形隧道埋深浅、空间利用率高、开挖面积小,能更好地保护地下空间资源,降低综合成本。矩形盾构隧道常用的施工工艺有偏心多轴式(DPLEX)盾构、摆动型盾构(WCS)、MMST工法、以及大断面矩形隧道现浇衬砌同步施工技术等。
2014年02期 v.28;No.111 39-42+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亮亮;
以南京地铁三号线滨江路站~五塘村站矿山法区间为例,采用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取最不利荷载组合,分析了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的受力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对隧道仰拱结构断面尺寸进行优化,即隧道边墙到仰拱顺接过度部分宜采用较小半径圆弧设计,可满足最不利水头下结构受力要求,以避免仰拱二衬受高水头作用而隆起的风险,且增加费用不大。
2014年02期 v.28;No.111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彭莹;罗红兵;
市政管线开挖往往存在开挖深度大,回填较快,工期较短,支护路线长的特点,结合管线开挖实例,介绍场地存在淤泥层时的管线支护方案设计,实际施工监测结果证实该设计方案可行。
2014年02期 v.28;No.111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辉;王敏;聂志红;马一跃;
为探讨CFG桩在戈壁铁路路基中的工程特性,分析其加固效果,进行了小应变、钻芯取样、单桩承载力试验检测成桩质量,采取复合地基承载力、沉降观测等试验研究加固效果,采取不同的桩间距研究间距对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该试验为指导后期建设和戈壁地区路基加固处理提供了经验。试验结果表明:①戈壁土地层对CFG桩施工质量无不良影响,被检测桩合格率为98.5%;②长螺旋泵送混凝土CFG桩工艺适用于戈壁土地层,桩身芯样强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③CFG桩在戈壁路基中的合理桩间距为1.5m,当桩间间距超过1.5m时,其复合地基承载力与设计承载力相差较大。④工后的沉降量小,沉降稳定时间短。
2014年02期 v.28;No.111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欢;
结合成渝客运专线路基技术工艺标准与现场施工角度,对用细圆砾土作为路基填料的路基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施工经验,具有较强的实际工程意义。
2014年02期 v.28;No.111 54-5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喜元;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安全危害较大。结合某高速铁路DK121+525~+665段坡积粉质黏土坡体滑坡病害,对其成因进行了全面分析;结合病害成因、地质条件、验算资料等,采用刷方减载、抗滑桩、系统截排水等综合治理方案。治理完成经过二年的雨季及运营检验,坡体现状稳定,治理效果良好。
2014年02期 v.28;No.111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思娇;江颜;徐敏;
通过对宣汉县南坝镇某滑坡的专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主要控制因素和诱发因素,对滑坡进行了滑坡稳定性评价,并且提出了有效的防治对策。调查研究表明该滑坡为降雨诱发牵引式滑坡,其治理以抗滑支挡结合地表排水为主。
2014年02期 v.28;No.111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管宏飞;肖诗荣;宋桂林;明成涛;
三峡库区巫山县四期移民工程建设中形成不少高边(切)坡,高边(切)坡可能存在的失稳、变形将威胁到新建城镇基础设施、建构筑物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现以巫山县城西部教师新村的一处高边(切)坡为例,探讨了高边(切)坡稳定性影响因素,采用极限平衡法及工程地质类比法等分析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和预测评价,并提出了"毛石混凝土挡土墙+削坡+混凝土格构锚杆支护+排水工程"的工程治理方案。
2014年02期 v.28;No.111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槐轩;黄志刚;汪斌;朱杰兵;
格构锚杆(锚索)组合加固技术兼顾深层加固与浅层护坡,在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防护中被广泛采用。针对格构梁优化设计中的一些问题,采用十字交叉格构节点处荷载分配方法,将坡面假定为弹性地基,运用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进行格构梁内力对格构梁的形态参数(间距、截面尺寸、悬臂情况等)的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地基梁剪力和弯矩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边跨上,靠近中间部分弯矩趋于一致;梁的弯矩要比剪力对截面尺寸、间距更为敏感;格构梁的设计应选截面较高、间距稍小、两端悬臂且大约为间距1/3的地梁。研究成果对格构锚固的参数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4年02期 v.28;No.111 68-7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艾剑秋;徐翔;郑顺;
在专业调查基础上,根据某工业区边坡的实际地质条件,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确定了该边坡并不稳定。为此,通过边坡典型断面进行了稳定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边坡治理方法。
2014年02期 v.28;No.111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庆;钱霄;朱连华;范开全;陈慧娴;
利用FLAC3D进行基坑开挖数值模拟,结合桩体钢筋应力与水平位移的现场监测结果,分析了桩锚支护结构桩体受力与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圈梁对桩顶的约束作用明显,在桩顶引起约束横向力与力矩,影响桩体的受力形态;桩身弯矩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锚杆的位置对桩身弯矩有明显影响;桩身水平位移为两端小中间大,且位移最大值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向下发展。
2014年02期 v.28;No.111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师欢欢;铁果果;徐光兵;李雪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出现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从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四方面讨论了影响基坑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四位一体"的概念。
2014年02期 v.28;No.111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蔡磊;安康;
运用FLAC3D软件对建筑物旁的深基坑开挖支护进行模拟,土体采用Mohr-Coulomb模型、支护结构采用桩单元和锚索单元。通过计算表明,预应力锚索加超前桩的支护结构减小了基坑周围土体的位移量、减小了邻近建筑物地基两侧的变形差、对基坑开挖后土体的水平应力加固影响较为明显。
2014年02期 v.28;No.111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其刚;何娜;郭红燕;
以深圳某深大基坑工程为背景,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基坑开挖支护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复杂环境下新建基坑土层与支护结构变形规律及紧邻既有基坑变形特性,且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既有基坑的位移增量随着新建基坑开挖尺寸的增大而增加,故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每一步开挖尺寸变化不宜过大,以防引起既有建筑物位移的显著变化。靠近既有基坑一侧土压力相对更小,新建基坑开挖应力释放引起的围护结构向临空面移动效应得到弱化,该区域土层位移减小。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数值计算模型具备合理性。
2014年02期 v.28;No.111 87-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万龙翔;张庆文;
荷载传递法广泛用于桩基沉降的计算中,其关键在于荷载传递函数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确定,国内外学者就其函数的选择和参数的确定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证明双曲线函数能更好的模拟桩土间非线性的关系,就桩侧荷载传递模型的研究发展及计算步骤做了综述,总结了土在不同的本构关系下,桩侧荷载函数的表示方法,同时,充分利用位移协调条件,采用迭代算法计算桩身沉降和桩侧阻力。
2014年02期 v.28;No.111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智勇;戴自航;
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法建立与一室内群桩模型相同的模型,在对二者结果分析对比基础上,建立了与实际工程中相近的摩擦型独立单桩和低承台群桩模型,用数值模拟手段揭示了二者工作性状的异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二者的荷载-沉降曲线、侧摩阻力的发挥均不同;群桩基础中荷载并非平均分配到各基桩上;群桩侧摩阻力在桩端附近存在"增强效应",在桩身上部存在"削弱效应"等。这些规律都与已有的理论认识或实测结果相符,说明方法用于摩擦型群桩工作性状的分析是可行的,并可供群桩基础设计计算参考。
2014年02期 v.28;No.111 95-98+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邢朝阳;
对旋转挤压灌注桩进行了定义,通过对旋转挤压灌注桩受力机理的了解,给出了旋转挤压灌注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介绍了旋转桩的成桩工法,与传统桩进行比较,体现了较传统桩特性上的技术优势,说明了旋转桩在工程应用中的技术优越性及实用性。通过在同种地质情况下,对传统直杆灌注桩与旋转挤压灌注桩进行实际承载力对比试验,进一步证明了旋转挤压灌注桩比传统灌注桩的承载力有较明显的提高,表明旋转挤压灌注桩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较高经济适用价值。
2014年02期 v.28;No.111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韩立;孙立华;
通过对超长桩载荷试验的研究,分析了超长桩的承载性状与普通钻孔桩之间的区别,并总结了超长桩的承载特性及荷载传递机理:①桩长是有限度的;②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发挥是不同步的;③当达到设计荷载或允许沉降时,桩侧阻力还未发挥完全;④超长桩桩端阻力所占比例极小;⑤桩侧阻力呈现出完整的抛物线形态;⑥沉降曲线为缓变型,没有明显的拐点。
2014年02期 v.28;No.111 102-10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刚;
浅埋偏压条件下隧道软弱围岩破坏程度的合理评价对于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以红石沟隧道为依托,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现场监测数据,深入分析不同侧覆土厚情况下,偏压隧道开挖后围岩应力场、塑性区、变形场的分布规律及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揭示围岩的失稳破坏机制。所得结论可供红石沟隧道及类似隧道浅埋偏压段的施工和支护设计参考。
2014年02期 v.28;No.111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韩小林;
从摩尔-库伦破坏准则出发,分析压力拱成拱条件,探讨水平应力、隧道埋深及围岩岩性等因素对压力拱形状的影响,并用软件模拟分析了压力拱与其埋深、水平应力及围岩岩性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水平应力,隧道埋深是影响压力拱产生的主要因素,而且水平应力对围岩中压力拱的位置和形状有很大影响;围岩强度越高,拱体越靠近硐室,形状越陡峭;围岩强度较低者,拱体则远离硐室,形状越平缓;围岩岩性是影响压力拱形状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可以搞清楚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大小及荷载分布情况,得出更加合理的支护结构,从而更好的指导工程实践。
2014年02期 v.28;No.111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波;
厦门海底隧道工程穿越四条断层破碎带,破碎带处洞体围岩软弱、破碎,岩石主要为风化破碎类花岗岩,其流变时效属性非常显著。通过对风化破碎类花岗岩试样进行流变试验研究,建立适合风化囊围岩特点的流变力学模型;再在考虑围岩流变时效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开展风化囊围岩-支护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研究表明:松散破碎岩体的流变时效作用明显,在隧道的设计施工中必须计入粘性蠕变的影响;风化囊区段的隧道二衬厚度采用60cm是合适的,不宜再过分增厚;为确保工程安全,开挖后立即施作初期支护,紧跟施作二衬支护。最后,阐述了围岩变形速率比值判别的施工变形控制方法,在判据认定的险情区段,必须实时加固,避免塌方。
2014年02期 v.28;No.111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力;黎睿;张晓娟;吴高昌;
对宜昌市唐家湾附近出露的白垩系剖面进行了野外描述和取样,探讨了白垩系砂岩沉积物的粒度参数特征。出露地层剖面粒序变化较大,整体呈现砂包泥的特征,交错层理发育,反映沉积过程中的动力变化过程;沉积物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态、峰态等粒度参数显示,各样品粒度参数规律一致,指征了当时沉积区域水动力条件较强且稳定的特点,沉积物粒度各组分中跳跃总体十分发育,是最具代表性的白垩系辫状河相沉积。
2014年02期 v.28;No.111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映;陈金宏;左双英;叶明亮;
防止水土流失和恢复生态环境是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主要目的。根据目前国内外边坡生态防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一种添加木质素粘结基材的客土喷播技术。通过对木质素为粘结基材的客土喷播厚层的直剪试验和含水率的控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了木质素粘结基材替代其他化学粘结基材进行道路边坡绿化的技术可行性,并且通过比选,优化木质素粘结基材的配比。
2014年02期 v.28;No.111 121-12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胡其志;徐学文;袁海峰;
软基桥头跳车是目前公路建设中常见的通病之一。通过对实际工程中水泥粉喷桩联合土工格栅处理的桥头软基进行监测与分析认为:填土过程中的应力分配是一个逐渐调整的过程,粉喷桩承受了大部分的上覆荷载,桩土在整个受荷过程中是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并能有效减少加固区沉降量与桥台连接处的差异沉降;土工格栅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通过调整荷载分配,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从而减少路基沉降;粉喷桩联合土工格栅处理桥头软基的方法对减少侧向位移也是有良好效果的。因此,粉喷桩联合土工格栅是一种良好的软基处理方法,对桥头软基处理,消除桥头跳车病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4年02期 v.28;No.111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超;黄建华;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呈现大规模增长趋势,由此带来的城市交通压力不容小觑。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逐渐兴起,而由于地铁设计要求的特殊性和地铁建设场地地质条件的多样性使得地铁工程岩土勘察具有较为鲜明的"个性"。现结合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雄州站~凤凰山公园站地铁隧道区间的特定地质条件,从场地的稳定性及工程的适宜性、岩土层工程地质评价、地基均匀性评价、特殊岩土以及不良地质等方面出发对南京地铁工程勘察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地铁工程勘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4年02期 v.28;No.111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登;简文彬;
考虑频率的影响,对地震惯性力加以修正,提出一种改进的岩质边坡爆破稳定性时程分析法。结合赤平投影、极限平衡和数值模拟法提出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方法。以某钨矿岩质边坡为例,对上述评价方法加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振动频率越大,边坡安全系数下降越多。但由于频率越大边坡动力响应衰减越快,安全系数下降幅度有限。用极限平衡法计算的平面滑动和楔体破坏安全系数时程曲线都在静力稳定安全系数上下波动;其最小值大于1.3,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吻合。这表明边坡不存在整体失稳的危险,仅可能发生小范围的崩塌或倾倒破坏。研究结果对露天采场设计和安全运营有重大意义。
2014年02期 v.28;No.111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文锋;沈明荣;
应力松弛是岩土材料常见的流变特性之一,应力松弛对于岩体特别是地下结构支护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将应力松弛单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规则齿型结构面在剪切应力条件下的应力松弛试验,研究结构面的力学特征和主要规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了解应力松弛规律,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利用Burgers体模型来反映规则齿型结构面的应力松弛特性。
2014年02期 v.28;No.111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韩晓雷;魏磊;王海刚;张冬冬;
碎石垫层作为村镇低矮建筑基础下滑移隔震材料有着较大研究意义。为了研究单一粒径碎石与混凝土板间的摩擦滑移情况,采用自制大型单剪仪,在室内进行了不同竖向荷载下混凝土板与不同单一粒径碎石材料的水平抗滑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碎石与混凝土板摩擦呈现统一规律,即摩擦力先是逐渐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加,各粒径与混凝土板的摩擦力也逐渐增大,摩擦系数存在一个范围值,中八粒摩擦系数最小,小八粒最大,摩擦滑动效果也较稳定,适合作为碎石垫层材料性能的参考对象。
2014年02期 v.28;No.111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于浩;徐牧明;陈洪全;
通过对某尾矿坝料进行固结不排水动力三轴试验。对两种尾矿料在不同围压和固结比应力条件下之动强度、孔隙水压力及轴向应变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振动荷载下,对同一固结比,动剪应力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围压下,动剪应力随固结比的增大而增大。孔隙水压力的增长主要发生在振动前期,固结比对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影响明显,同时试验结果可用双曲线较好地进行拟合。在低固结比条件下,轴向应变1%附近存在应变突增点。试验研究成果为该坝的动力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参数,也为后续尾矿料的动力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2014年02期 v.28;No.111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文辉;高美奔;
在总结灰岩相似材料特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经验,通过大量的配比试验,利用重晶石粉、膨润土、石蜡油为主要材料,对小比尺模型试验中灰岩特性进行了模拟,对其力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并且探讨了各材料含量对相似材料试件力学性质指标的影响。材料的力学试验表明,提出的相似材料配比范围,试验得出的力学参数范围及破坏特征符合实际,证明该相似配比范围满足小比尺模型试验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4年02期 v.28;No.111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宝艳军;唐冬梅;
在相同地质条件下,对同一种设计桩型,分别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和单向多循环加卸荷载法两种试验方法,得出静载试验Q~y、y~lgt曲线及H~t~Y0、H~△Y0/△H曲线,并结合数据统计分析,初步得出两种试验方法的单桩水平荷载的关系。
2014年02期 v.28;No.111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何晓晴;
阐述了室内岩石压力机活动承压板在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中对变形测值的影响,提出了以逐级压力P(kN)为横坐标,每级压力下的变形测值与上一级压力下变形测值的差值△Uh为纵坐标绘制压力P(kN)~△Uh(变形差值)的关系曲线图,根据曲线的趋势确定第一级压力下的变形值,从而对后面第二、三……级压力下的变形测值进行修正以此来降低活动承压板对变形测值的影响。
2014年02期 v.28;No.111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章;孙涛;刘继东;周曾辉;唐新建;
介绍了探地雷达桩底岩溶探测原理及方法,研究了探地雷达图像数据的Ormsby带通滤波和频域背景去除的处理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探地雷达图像数据的解译水平。
2014年02期 v.28;No.111 163-16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涂立冬;程康;刘攀;曹天书;
Origin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绘图功能,对爆破振动速度经验公式进行简化分析,提出使用Origin内置的幂函数公式直接进行拟合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对监测数据分析处理,获得的结果可以用于指导生产施工。
2014年02期 v.28;No.111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