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基础

工程实录

  • 高原山地钻爆法穿越断层破碎带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任士房;余潭秋;张寰宇;郭志伟;

    依托新疆乌尉公路包PPP项目YRTJ-04标段巴什库尔干二号隧道,基于隧址区环境现状和地质条件,对隧道超前预报技术、施工通风技术、施工供氧技术以及穿越断层破碎带钻爆法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新疆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施工,考虑海拔高度增加带来的环境因素影响,对隧道通风系统设计进行了优化,明确了隧道施工通风技术参数,满足了现场施工通风需求;针对新疆高海拔低压、缺氧环境特点,确定了临界供氧海拔高度建议值,并依据隧道施工工序进行了劳动强度分级,确定了考虑不同工序劳动强度因素所需的供氧量标准,针对性地提出了巴什库尔干二号隧道施工供氧方案;针对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和节理裂隙发育区,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探测、聚能水压光面爆破等关键技术,确保了隧道安全施工及施工工效。

    2024年04期 v.38;No.173 567-572+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水位下粉土地基轻型井点降水技术研究

    靳涛;李雪飞;刘大召;荣传彪;谢阳发;朱秋;

    高水位会带来一系列岩土工程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降水量大、地下水变化大且地质不良的地区,更会对地下建(构)带来更大挑战。结合高水位且地基为粉土的工程实例,首先对比不同降水技术的优缺点,选择科学有效的降水处理技术,然后阐述其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对降水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跟进了后期的沉降监测,为以后同类型的建筑工程积累更多的技术应用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轻型井点降水在本项目中降水效果良好,可以满足后续施工;对后期的沉降进行了监测,后期监测均满足规范要求。

    2024年04期 v.38;No.173 573-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向土工格栅在惠州市四环南段公路改扩建中的应用

    汪驰恒;谢宇恒;

    土工格栅加固技术是加固路基、控制不均匀沉降、防止路基失稳的主要方法之一,在路基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惠州市四环南段公路改扩建工程为案例,通过土工格栅荷载试验,研究了模型内部土体的应力变化特征,分析了土体沉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三向土工格栅提高了路基边坡稳定性;当铺设三向土工格栅后,边坡中心轴线处的土工格栅加固部分形成了强度较高的格栅-土体复合体,而边缘部位的强度较小,且边坡下沉主要出现在中间部位;当没有铺设三向土工格栅时,边坡中间部位的土体沉降较少,边缘处会发生下滑位移。

    2024年04期 v.38;No.173 578-581+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滨海岩溶地层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杨福刚;邵丕纯;徐怀中;刘景旭;任昆;白海峰;

    滨海岩溶地层地下水位高、稳定性差,地铁车站基坑的建设难度较高。为提高地铁深基坑过程稳定性及安全性,以大连地铁5号线甘井子站基坑工程为例,针对滨海岩溶复杂地质条件及周边建筑、管线密集等特点,分析了桩锚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围护桩侧向位移、基坑周边地表及建(构)筑物不均匀沉降发展趋势。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稳定安全,地表及周边建(构)筑物不均匀沉降处于可控范围,桩锚支护结构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可靠度,可为岩溶地层地铁车站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38;No.173 582-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高速公路隧道二衬开裂成因分析及处治研究

    孟芹;孙祺华;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向山区纵深推进,受走廊带、地形地貌、环水保要求等多因素的制约,隧道作为结构物的占比越来越大。在多年的隧道建设和运营实践显示,衬砌裂缝是最为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如何有效预防和处治衬砌裂缝是一个关乎隧道安全建设和运营的关键技术难题。以某高速公路隧道二衬和仰拱发生裂缝的实际情况为依托,通过采用隧道监控量测的方式,查明衬砌裂缝的分布特征,找出该隧道二衬开裂及变形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裂缝的产生进行成因分析,提出了锁脚、隧底加固、增设泄水管、粘贴钢板二衬加固等处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类似工程的处治提供借鉴。

    2024年04期 v.38;No.173 587-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大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肖靖;朱俊涛;李德杰;饶为胜;曾旭涛;

    以江苏省某过江通道基坑工程为依托,提出地连墙+内支撑+N-JET注浆基底加固的基坑支护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基坑开挖对支护结构及周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后,支护结构位移和受力较小,北侧地连墙和东西侧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最大值分别为13.4 mm和7.2 mm,支撑结构所受最大轴力为14 868 kN,地连墙墙身应力最大值为1.31 MPa,周边地表沉降值较小,验证了基坑支护方案的有效性,能够保证该深大基坑工程顺利施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04期 v.38;No.173 592-594+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先行施工桩板一体挡土墙施工技术

    杨海朋;耿泽鸿;

    桩板式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桩和桩间挡土板组成,经由挡土板将侧向力传递给桩,通过桩体和挡土板使边坡土体获得稳定可应用于填方工程中。先行施工桩板一体挡土墙是在场地的原标高处先施设混凝土灌注桩和上部混凝土桩柱挡墙,再按照设计要求将场地回填至设计标高的一种新型的挡墙支护方式,可应用于场地标高低于项目建成后的场地标高,需要后期进行土方回填的先行建设工程项目的挡土墙及围墙工程。结合工程实例,对先行施工桩板一体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过程控制要求进行阐述,为桩板挡土墙一体化施工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2024年04期 v.38;No.173 595-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渣场炉渣高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

    李海宁;

    为了研究某炉渣高边坡治理后的的整体稳定性,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和极限平衡法进行了分析。由治理后该炉渣高边坡前期研究成果确定边坡易滑区域,据此确定边坡分析范围,在此基础上建立边坡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对该边坡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获取了潜在滑动体和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建立治理后该炉渣高边坡二维分析模型;采用极限平衡法对该边坡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获取了潜在滑动面和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模拟结果表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1.25,在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范围内,治理后该炉渣高边坡稳定性良好。

    2024年04期 v.38;No.173 600-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某河道装配式挡土墙纠偏和加固设计

    王旭;

    装配式挡土墙出现的病害特征主要是墙身倾斜变形,连接处发生分离开裂。以东北某河道装配式挡土墙的病害治理为例,分析得出:装配式挡土墙发生倾斜变形的内因是挡土墙自身刚度较小和墙后填土范围较大,外因是墙后填土雨水入渗。针对装配式挡土墙病害特征,遵循维持原貌,经济安全的原则,对倾斜变形的挡土墙挡板采取了钢丝绳张拉纠偏,墙后浇筑混凝土墩和挡板连接处重新浇筑的加固措施。在纠偏加固后,挡土墙经历了夏季暴雨和冬季冻胀的考验,后期监测数据表明挡土墙未发生变形。

    2024年04期 v.38;No.173 604-606+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淮安高铁站深基坑空间抽水试验及降水方案控制

    洪迪思;刘兆成;柳信;

    随着城市深部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基坑开挖深度愈来愈深,对受承压水影响的深基坑工程,抽水试验显得尤为重要。以淮安市高铁站枢纽空间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全面概述了抽水试验井的设计、布置、试验方法及成果。之后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对比和分析了基坑水文地质参数,确定了主要含水层渗透系数、影响半径。最后,根据基坑设定深度内的涌水量,结合基坑特点提出了管井降水方案建议,讨论和预测了降水对周边构筑物和环境的影响:(1)含水层实际水文参数很难仅依靠室内试验反映,需同时结合抽水试验分析。(2)厚含水层渗透系数较大时,为避免流砂、管涌等不良水文地质现象,建议采用大口径管井降水。

    2024年04期 v.38;No.173 607-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墙-撑体系在特大深基坑工程中的设计与实践

    胡科;韩帅;太俊;赵晨曦;

    武汉长江I级阶地具有上部软黏土层、下部砂卵石层的二元结构,其基坑围护(特别是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问题尤为突出。众多特大型深基坑工程的事故表明,对此类工程若未能足够的关注,其潜在的风险将会给工程带来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重点讨论深基坑的设计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个项目案例来开展研究,采用两种方法来分析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原理:(1)使用弹性抗力法计算;(2)使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分析深基坑开挖过程。根据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进行比较,以深入了解其变形特征。通过计算结果及监测数据验证其方案的合理性,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2024年04期 v.38;No.173 613-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析液压夯技术在建筑地基处理中应用

    黄军超;

    液压夯技术以其灵活的机动性,高频的击打、柔和的作用等优势在路基工程中得以广泛使用和推广,但在浅层地基处理中应用仍较少。以某房建项目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液压夯的作用机理和施工工艺,通过与现行强夯技术的对比,分析它们的优劣,对局部范围或场地条件限制的软弱地基换填进行试验并对夯实后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有场地条件限制要求的其它换填夯实作业法,液压夯技术场地适应性更强,质量也较为可靠,换填夯实后的建筑地基能满足承载力和均匀性要求,且经济效果显著。

    2024年04期 v.38;No.173 619-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钢花管静压注浆在富水破碎带地层中的应用

    姚燕飞;刘清华;黄旭华;赵立权;

    富水破碎带地质条件下,下穿既有高铁的公路桥人工挖孔桩施工不但可能因岩土体破碎、强度低而引起桩壁垮塌失稳,影响高铁高架桥桩基,也可能因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岩土固结而造成地层不均匀沉降,影响高铁运行。在方案综合比选的基础上,采用了钢花管静压注浆工艺:分别在人工挖孔桩砼护壁外侧300 mm、600 mm处采用梅花形布置注浆孔,采用水灰比0.7∶1浆液,掺入8%水玻璃、0.5%食盐掺量、0.1%三乙醇胺,注浆压力控制于0.5 MPa~0.8 MPa。现场实验及监测数据表明:岩土体孔隙率填充率提高了108.3~162.4%,透水率和渗透系数分别降低了80.1%、76.6%,施工过程未出现高铁及周边地面变形,保证了施工期间的高铁安全。

    2024年04期 v.38;No.173 623-626+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秦亚琼;刘钢;

    以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江工程中穿湖顶管为例,分析了长距离大直径顶管顶进过程中的受力机理,并研究了对于复杂地层中引起管节上浮与下沉的影响因素。通过顶管所处地层的力学性质、施工控制等因素分析了机头上浮的原因。综合现场条件,采取补勘查明地质、软土区域预加固处理、管内压载处理、启用中继间、管节底部及顶部开孔、加强顶管连接、控制顶进速度并及时纠偏等措施控制管节位移,使现场管节波峰回落,管节处于稳定状态。为后续在复杂不均匀地层区域顶管施工防止机头上浮或机头下载以及控制顶管施工中管道的变形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2024年04期 v.38;No.173 627-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果树滑坡抗滑桩结构设计优化分析

    李剑;颜良宇;蔡商商;周亮;李旋;

    抗滑桩的设计理念是利用将边坡下滑力传递到桩身从而起到阻滑作用,因此桩间距是抗滑桩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研究抗滑桩合理设计方案,以恩施白果树滑坡为例,根据土拱效应理论,结合桩后土体抗剪强度指标,计算得到抗滑桩的合理桩间距。在确定桩间距的基础上,以抗滑桩正截面设计弯矩和斜截面设计剪力为依据,对抗滑桩结构开展力学分析,并进行了支挡结构的设计优化。研究表明,增大抗滑桩截面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减小纵向受力钢筋的用量,在满足抗滑桩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前提下,应尽量使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接近结构界限受压区高度,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024年04期 v.38;No.173 631-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高速公路边坡滑坍加固方案研究

    蔡跃伟;何海东;

    高速公路沿线的高陡边坡在降雨、地震等多因素作用下易发生滑坍等突发灾害,如何快速提供加固方案以降低效益损失至关重要。以云南省某高速公路边坡滑坍灾害处置为例,通过地质勘察、室内试验等确定边坡潜在滑面与岩土体参数。以公路边坡安全控制标准建立适用于工程实践的三种工况并确定稳定性判定标准,提出“预应力锚索加固”与“预应力锚索+板桩墙联合加固”两套方案,根据规范要求的边坡安全系数,基于极限平衡法进行方案设计并验证在采用上述两套方案条件下该边坡将保持稳定。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边坡滑坍的加固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38;No.173 635-639+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盾构反力架装配式钢支撑应用探讨

    江伟;

    作为盾构始发的重要受力结构,反力架体系需要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以承受始发阶段产生的强大推力。目前盾构施工中已广泛使用成套的装配式反力架系统,而支撑系统则因须在现场加工制作安装,常面临着施工难度大、工效低、可靠性差和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盾构法的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为规避上述问题,创新地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反力架钢支撑解决方案,该方法不仅可以降低现场施工作业的难度,有效控制施工风险和施工进度,而且可以极大地节约施工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通过提高装配式反力架钢支撑的周转次数和使用频率,有利于凸显本研究方法较现工法极大的优势。支撑系统的装配式应用为盾构法始发阶段施工水平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同类工程的安全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2024年04期 v.38;No.173 640-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加坡某超高层建筑桩基设计与基础沉降分析

    于大伟;何礼;

    超高层建筑对基础承载力和沉降控制要求很高,以新加坡某超高层建筑项目为例,研究了该建筑的桩基设计和其桩筏基础的沉降。首先根据地勘报告分析了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并获取相应的地质参数,然后建立数值模型,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对该超高层建筑桩筏基础的沉降进行了分析,并对桩基设计参数进行了复核。计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筏板基础最大沉降约21 mm,小于设计要求的40 mm;最大差异沉降1∶1 400,小于设计要求的1∶500;既有6根大直径桩承受荷载均小于工作荷载。因此,该建超高层筑桩筏基础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2024年04期 v.38;No.173 646-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题论述

  • 不同饱和度的高边坡黏土抗剪强度分析

    张瑞富;梁松林;陆地;

    采用直剪仪对不同饱和度下的高边坡重塑黏土在不同固结压力下进行固结不排水试验。结果表明,含水量对重塑黏土的抗剪强度有很大影响。较低垂直压力会使得试样孔隙水压力在短期固结过程中消散不完全,使有效应力处于较低的水平,致使硬化及软化现象明显,在饱和度大于80.23%后,试样粘聚力明显减小。在受外力作用下,随着饱和度的增加,土样小孔隙的水会流入大孔隙中。因此,在降雨过后,不应在坡面堆载。当雨水渗入量接近土的塑限值时应尤为注意,进行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充分结合含水量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按最不利情况分析。工程应结合地区降雨情况,时做好排水措施,避免雨水的过多入渗。

    2024年04期 v.38;No.173 651-654+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糊算法的基坑安全预警研究

    王鹏;梁正召;张正虎;韩鞠;詹必雄;刘铁新;

    基坑工程的施工风险预警是保证基坑安全施工的重要工作,但现有的基坑失稳预警思路只是将某个或某些监测点的破坏视为基坑失稳破坏。以保证基坑安全为前提,从基坑监测点安全和整个基坑体系安全两个层面对基坑进行安全预警。基坑监测点安全的预警,利用所建立的基坑监测项目安全预警分级实现;对基坑体系安全稳定的预警,则是通过建立监测数据和整个基坑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层次分析框架,并依赖监测项目安全预警分级表实现了对整个基坑安全稳定的定性和定量评价。该预警方法有效地将监测与预警相结合,并将二者的模糊关系转变为清晰量化的数学关系,为有效解决基坑安全预警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2024年04期 v.38;No.173 65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考虑参数模糊性的头道河Ⅱ号滑坡可靠度分析

    孙昊;董清志;刘亚军;夏自卿;

    依托头道河Ⅱ号滑坡,提出了考虑岩土参数模糊随机性与边坡模糊过渡区间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将土体样本试验力学参数随机值转换为模糊随机变量;在模糊随机变量与模糊过渡区间的基础上,建立模糊随机极限状态方程;确定岩土参数不同λ截集的上下限及与之对应的极限状态方程;推导出仅与岩土参数变量相关的头道河Ⅱ号滑坡可靠度计算公式,利用Geostudio软件模拟计算得到该滑坡的模糊随机可靠度。最后与传统的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出的可靠度进行对比得出:当用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出的破坏概率为8.04%时,考虑岩土参数模糊性后滑坡破坏概率为11.99%,表明考虑岩土参数模糊随机性的头道河Ⅱ号滑坡,其破坏概率有了一定增大。

    2024年04期 v.38;No.173 660-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边坡地表位移监测及稳定性分析

    陈旭;卢萍;

    为研究建筑边坡在支护后坡体的地表位移变形及其稳定性,以贵州某建筑边坡为例,结合该边坡的地质勘察资料,在2018年5月~2019年2月监测期内对边坡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了建筑边坡的地表位移变化规律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1)该边坡的地表位移随监测时间的推移呈先先平稳变化后急剧变化,最后趋于平稳变化。在2018年5月~2018年9月监测期内位移增长最明显,最大累积变形达到为971.8 mm;(2)边坡出现了局部位移变化,存在贯通张拉裂缝,且边坡变形进行强化阶段,稳定性较差;(3)通过监测结果看,边坡存在滑坡灾害隐患,建议重新对边坡采取综合评价,制定综合治理措施,同时加强对危险点的观察。

    2024年04期 v.38;No.173 664-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西宁黄土饱和度与湿陷应变的变化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

    叶润泽;刘宏;鄢天柱;

    为探究西宁市黄土湿陷变形特征及其在数值模拟技术中的实现,以期解决当前模拟方法中因未充分考虑饱水过程中饱和度与湿陷应变的变化规律,而未能较好反映黄土湿陷特征的问题,提出了应用该变化规律的黄土湿陷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西宁市黄土湿陷引发的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灾害进行现场地质调查,并在室内湿陷试验的基础上自主改设试验,获得饱和度为40%~100%区间的湿陷应变特征曲线,采用数值模拟软件ABAQUS材料库中moisture swelling模块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建立西宁市黄土湿陷数值分析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所建模型及方法有效可行,对黄土湿陷的数值模拟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4年04期 v.38;No.173 669-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SMW工法桩紧邻建筑物跳仓施工优化数值分析

    魏晨亮;林超;姜蓉;肖树聪;赵宝锋;

    SMW工法桩因其施工速度快、堵水性能好的优势,在软土基坑工程中广为应用,但传统SMW工法的连续施工在水泥土硬化前期,易诱发紧邻建筑物地层的扰动,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以南昌地铁3号线六眼井站富水软土地层深基坑工程为例,基于数值方法建立了SMW工法桩按连续施工和跳仓施工两种计算工况,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SMW工法桩施工引起的周边地层力学响应,通过建立不同施工长度和跳仓间距下的数值模型,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效率的要求,阐明了紧邻建筑物SMW工法桩跳仓施工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根据计算分析结合工法桩实际施工要求,确定采用跳仓1幅距离施工的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了对周边地层的扰动影响,提高了施工效率。

    2024年04期 v.38;No.173 674-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优化宽度的基坑墙底抗隆起稳定性计算

    丁其锋;阳吉宝;

    现行规范的基坑墙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采用Prandtl地基承载力计算式,假定地基基础发生双侧滑动破坏,不考虑围护体内侧土体对基坑隆起破坏的限制作用,与基坑工程实际状况不符。为考虑基坑内侧土体抗剪强度对基坑墙底抗隆起稳定性的贡献,在太沙基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式的基础上,利用优化方法求得基坑围护体单侧滑动隆起破坏的基础最小宽度,进而推导出基坑墙底抗隆起稳定性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单向隆起破坏的稳定系数小于目前规范地基承载力计算模式的计算值,减小幅度在10%以内,偏于安全。

    2024年04期 v.38;No.173 681-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中导连拱隧道施工引起围岩与结构响应分析

    苏文煊;陈焕美;毕钛俊;

    无中导连拱隧道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在公路隧道建设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以云南某连拱隧道为依托,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后行洞施工对先行洞围岩和衬砌的影响,选取若干监测点的应力、位移以及塑性区分布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先行洞的洞顶、连拱部位及拱底的位移、断面的水平收敛、先行洞支护结构的应力、隧道周围岩体的应力和塑性区分布。通过先行洞开挖前后围岩与衬砌的力学状态进行对比,分析了后行洞开挖对已有先行洞的影响。结果表明:(1)隧道整体竖向位移分布具有非对称性,后行洞开挖加大了先行洞拱顶的沉降,后行洞开挖造成的先行洞拱顶沉降占先行洞总体沉降的15.6%左右;(2)后行洞开挖对先行洞支护结构应力分布造成显著影响:(3)后行洞施工完成后,先行洞监测断面支护结构最大主应力较先行洞施工完成后提高了大约1.4倍;隧道开挖结束,拉应力区主要集中在先行洞靠近后行洞的拱角处。研究结果可为隧道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38;No.173 685-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考虑参数模糊随机性的风化板岩边坡广义可靠性分析研究

    刘文劼;巢万里;郭一鹏;

    为研究岩土参数随机性和模糊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依托湖南某高速公路板岩边坡,开展了利用隶属度函数和Rosenblueth法的边坡广义可靠性分析,将其与传统定值安全系数法进行了对比,并研究了隶属度函数形式、截集个数对边坡广义可靠性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合理的分析计算方案建议。研究表明:不同截集水平下的安全系数均值无法反映岩土参数模糊性,而可靠性指标与参数模糊性具有较好的关联,随着模糊截集水平的增大,可靠性指标提高,得出该边坡失效概率等于0.889%,处于稳定状态,同定值安全系数法相比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参数隶属度函数的形式与截集个数对广义可靠性指标影响较大,为了在较少的计算量下得到较高的计算精度,建议优先选择梯形或三角形的隶属度函数,截集个数选择9个;广义可靠性分析考虑了抗剪强度参数的模糊随机性,回避了定值安全系数法参数取值的精确性难题,其稳定性判断的思想更加科学,可供类似边坡分析参考借鉴。

    2024年04期 v.38;No.173 691-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维西县滑坡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及成灾模式

    陈荣彦;张丹;张自明;赵鹏;

    云南省是我国滑坡地质灾害频发地区之一,以滇西北维西县为例,总结归纳滑坡形成机理和成灾模式,对推进西南地区滑坡治理有一定的实用与指导意义。维西县是云南省2020年度重点区域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与风险评价的县份之一,共发育有384处滑坡,其形成机理主要为风化碎屑流型、潜蚀陷落型、切蚀-加载型,每个滑坡的形成可能是几种形成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县域滑坡主要成灾模式有蠕滑-拉裂成灾模式、随动成灾模式、高速碎屑流成灾模式和滑坡-泥石流链式成灾模式。分析滑坡的形成机理和成灾模式,可为县域及类似地区滑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指导。

    2024年04期 v.38;No.173 697-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铁上盖建筑物下的岩土工程与数值化分析

    高陶;

    以深圳蔡屋围基坑工程为典型案例,深刻揭示了在地铁隧道上方进行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的复杂性与挑战性。由于该项目上穿地铁隧道,将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难题和安全风险。为此,采用数值化分析手段,以便精准预测开挖时地铁隧道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状态,确保工程安全可控。在施工中严格遵循既定方案,并辅以严密的监测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周边环境和地铁轨道的潜在影响。最终,成功实现了基坑的安全开挖,确保了地铁运行和周边建筑的安全。蔡屋围基坑工程的成功实施,验证了本技术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2024年04期 v.38;No.173 702-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贵阳地铁隧道工后地表沉降预测模型研究

    李应肖;刘远明;郑滔;周宇航;滕召磊;

    地铁隧道工后地表沉降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若控制不当,将严重威胁地铁隧道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深入研究地铁隧道工后地表沉降规律,是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必要前提。以贵阳地铁3号线区间隧道为例,通过分析现场监测数据,探讨了地铁隧道工后地表沉降的规律性。利用数学模型对贵阳地铁隧道工后地表沉降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指数函数模型和对数函数模型在拟合实测数据方面表现出色,但针对该区间隧道的地表工后沉降情况,指数模型在中后期的预测精度更高,显示出更好的适用性。

    2024年04期 v.38;No.173 706-709+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测试技术

  • 酸性调节液对黄土地区电动化学加固的影响

    张曙;王宁伟;李伟;罗跃春;夏彬桐;

    共设计三组非饱和黄土电动化学加固试件,并在在三组试件的阴极注入不同浓度的酸性调节液(A土样调节液浓度为1%~5%、B土样为6%~10%、C土样为11%~15%)。通过对比试验探讨了调节液浓度对电动化学处理黄土改性固结的影响,并通过对试验过程中的电流、排水量、能耗以及试验后不同龄期加固强度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相较于传统的电动化学加固,于阴极注入酸性调节液能扩充黄土的排水通道,使排水时间延长,从而提高加固效果;(2)酸性调节液浓度越高,则单位能耗排水量越多;(3)酸性调节液浓度越高,加固后土体强度越高。

    2024年04期 v.38;No.173 710-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纤维加筋红黏土的抗拉特性研究

    于明波;龚欢;吴远成;陈芸;

    为深入探究纤维加筋红黏土中纤维与土体间相互作用对土体抗拉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以桂林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搭建的土体抗拉强度测试装置以及数码显微镜,开展了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下不同聚丙烯纤维掺量的拉伸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掺量能大幅提升红黏土抗拉强度和拉应变;随着聚丙烯纤维掺量增加,抗拉强度明显增大,红黏土破坏类型从纯素土的脆性破坏转变为塑性破坏。相较于纯素土而言,聚丙烯纤维掺量使土体破坏时出现明显的拐点;红黏土的极限拉应变随掺量增加而大幅提升。分析表明,纤维加筋红黏土的抗拉力学行为主要归因于土颗粒和纤维间产生的机械咬合力,两者相互摩擦抵抗断裂;此外,因纤维和纤维之间相互交错形成纤维网络,土体受到三维多向拉筋作用从而提高抗拉强度。

    2024年04期 v.38;No.173 715-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采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隐伏人防通道空间分布的研究

    许彩琦;张建智;

    隐蔽人防通道的治理和监测是许多老城区改造中很难避开的难题,为了对某城区的地下工程进行全面探查,在已知人防通道上方进行了高密度电法、微动探测试验,通过试验证实,(1)高密度电法在浅地表探测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实际使用时,高密度电法一般对低阻异常识别能力较强,在城市复杂地区,由于地表硬化,自然电位高等影响,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2)对城市复杂地表条件,用分布式高密度电法仪可以有效解决测线长度不同带来的数据采集问题。(3)微动方法对地表环境要求较低,对浅部地层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通过实践证实,由于城市地表环境复杂,采用高密度电法与微动相结合的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可以对地下工程进行空间位置和充、积水特征识别,为开展类似地下工程探测提供了参考。

    2024年04期 v.38;No.173 720-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强夯法在粉细砂地层中的试夯效果评价

    陈国富;张振;赵保林;王中央;

    选取广东某一项目典型粉细砂层场地做为试夯区,将A1试夯区经过5 000 kN·m能级分3遍强夯后,通过静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以及静力触探试验等实验方法对夯前夯后场地地基进行检测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相比夯前,A1试夯区夯后地基加固效果明显,其夯后场地地基承载力及压缩模量均能满足试夯要求;(2)试夯区粉细砂层有效加固深度约7~9 m;(3)标准贯入试验与静力触探试验的方法均能较好地评价粉细砂层夯后地基加固效果,且两种试验分析结果高度接近;(4)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实击数判定A1试夯区夯后场地液化消除。

    2024年04期 v.38;No.173 725-728+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黏土干湿循环裂隙发育规律及强度关系研究

    张重重;赵代尧;陈筠;杨永宇;陈泰徐;

    研究了贵州原状与重塑红黏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土体的裂隙发育规律与强度关系,通过干湿循环试验及直接剪切试验获取其力学指标,利用颗粒(孔隙)及裂隙图像识别与分析系统(PCAS)处理图像,对裂隙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原状土的裂隙发育程度较重塑土高;(2)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原状土的表面裂隙率、裂隙条数、裂隙总长度存在着正相关,而重塑土裂隙发育随循环次数变化不大;(3)循环次数对破坏土样的整体性有影响,且存在循环次数拐点值(3~4次),说明干湿循环只在一定次数下,对土样裂隙发育产生影响,土样中的裂隙不会因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此外重塑红黏土力学性质较原状红黏土低,原状红黏土黏聚力随裂隙发育有所降低,重塑红黏土的黏聚力变化受裂隙发育影响较小;内摩擦角均出现了小幅度的增加。

    2024年04期 v.38;No.173 729-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MT的全风化花岗岩力学参数研究

    张玉雪;

    预钻式旁压试验具有对土体扰动小、适应能力强、成果直观等特点,适用于全风化花岗岩的勘察。以深圳侨城东路北延通道工程-第一标段勘察为例,介绍了预钻式旁压试验的原理及试验过程。通过现场勘察获取了研究区不同勘探点的全风化花岗岩的P-V曲线,并计算出各自的旁压剪切模量、旁压模量、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等力学特性。研究表明,全风化花岗岩相关力学参数随深度增大而逐渐增大。旁压试验测得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标准贯入试验的结果相近,略大于标准贯入试验的结果,说明了旁压试验的合理性。采用的方法与所得的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24年04期 v.38;No.173 735-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